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自此,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中原人却屈居蒙古统治者的统治之下。据史书记载,蒙古统治下的社会等级划分明确,蒙古族为第一等,色目人为二等,汉人为三等,南人则位于最末,即第四等。
在元朝统治的百余年间,中原人饱受屈辱。然而,为何蒙古人会如此分类呢?史书上的解释是,这种分类是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进行的,征服早的地区的民众地位较高。金的灭亡较晚,所以金国人(即汉人)地位较低。南宋灭亡最晚,因此南宋人(即南人)地位最低。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南人排在最后,似乎只是为了体现对中原人的轻视和鄙视。那么,排在第二的色目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书中,有一篇关于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习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而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这个习俗似乎揭示了色目人天真搞笑的一面,但真的如此吗?
要深入了解色目人,我们必须探讨其地理位置、生存模式、历史意义等问题。
- 位于帕米尔高原以西,七河流域附近的零星绿洲中的璀璨明珠
色目人的居住地,沿着天山——锡尔河一线,那里群山连绵不绝,且多数高耸入云,阻隔了海洋水汽的到达。因此,高山积雪融化后,形成了一片片绿洲。这些绿洲与周围的戈壁沙漠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色目人的居住地犹如大山里的灵魂,由一片片绿洲组成,璀璨而独特。
- 游牧-农耕历史共生关系下,上演的空间与时间上的碎片化文明
由于色目人居住在天山——锡尔河一线,这是海洋水汽能够到达的最远端。再加上零星能够积雪的高山,而形成了一片片零星的绿洲。以这条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则是农业与商业区。随着时令的变化,游牧与定居的农民经常能够相见,从而形成了游牧-定居的共生体。
绿洲与戈壁沙漠的间隔,直接导致了空间上的碎片化。每一个绿洲,无论农耕业再发达,由于体量太小,无法产生大量的人口,也就没办法产生大量的财富。无法产生大量的财富,自然无法产生一个规模宏大的国家。
由于绿洲的碎片化,无法在一个完整的区域内养活大量的人口,自然无法产生国家,而只能产生一个个很小的部落。而老一辈统领者死光后,下一辈的就容易发生纠纷,有纠纷就有动乱,所以会再次分裂。这个时间阶段不会超过百年,有“胡虏无百年之盛”的说法,又导致了时间上的碎片化。
- 碎片化的属性以及地理位置,催生了繁荣的间谍属性以及商业贸易
色目人生活的地理位置称为中亚,是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当时的欧洲虽然富裕,但在中世纪以及以前却非常贫穷,而中国的丝绸、瓷器、南亚的香料以及中印的棉布都是奢侈品。由于当时没有大型船只,无法通过海洋输送,欧洲的上层人士要想享受这些,只能通过陆路,所以这里是必经之地。
在丝绸之路上,虽然运输的商品可能很多产自中原,但真正从贸易上控制这条道路的,是中亚,也就是色目人。由于色目人绿洲部落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碎片化,导致了彼此互不统属,也不能长久地被外部世界统治,因此他们具有一种“自由”特征,天然地适合贸易对自由秩序的要求。
这种“自由”的特性,也解释了为什么中亚的商人群体,在走马灯般的政治变换中,一直能够进行跨境的商业活动。例如,粟特人这一中古时代最重要的中亚商人群体,他们先是依赖于大唐,后又依赖于回鹘帝国的保护。但正是他们的商业活动,才使得自己的保护者的军事后勤运输工作乃至战争融资活动成为可能。在回鹘帝国时期,粟特人成为其最重要的参谋,他们帮助回鹘人制定外交方案,规划军事战略,因自己的商业需求,而试图引诱回鹘去与拜占庭帝国建立联盟关系以打压萨珊波斯帝国,或是帮助回鹘帝国策划如何压榨安史之乱后国道中落的大唐,等等。
因此,以上种种,导致中亚庞大的商人群体,不受这个地区走马灯般的政治变换之影响,一直在进行跨境的商业活动。
所以,当元朝统一中原后,帮助蒙古人做生意赚钱的色目人排名第二,与他们的生活习性相似的金人排名第三,而积贫积弱的宋人,后来成为税收的直接来源和榨取对象,排名最末。
这真的是一种冤屈吗?或许,这只是历史的一种真实写照。